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多模式輸入裝置之具有導線的塑膠薄膜,尤指一種連結一觸控模組與一操控件的塑膠薄膜,這類輸入裝置一般應用於機動車輛的中控台、洗碗機或洗衣機、電話等等。本發明首次顯示,如何藉由在形成組合式輸入器座體的塑膠薄膜上,將導體佈置設計成幾何扭曲的矩陣,而將一邊的觸控模組及另一邊的操控件模組結合。此外,在觸控模組的導電路徑矩陣的邊緣區域內設置導電路徑,並將其連接到該等操控件。如此一來,可在塑膠薄膜上產生一由導體組成的幾何扭曲矩陣。
公开号:TW201320479A
申请号:TW101127189
申请日:2012-07-27
公开日:2013-05-16
发明作者:Walter Fix;Andreas Ullmann;Andrey Alekseev
申请人:Polyic Gmbh & Co Kg;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用於多模式輸入裝置之具有導線的塑膠薄膜、塑膠薄膜的應用及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多模式輸入裝置之具有導線的塑膠薄膜,尤指一種連結一觸控模組與一操控件的塑膠薄膜,這類輸入裝置一般應用於機動車輛的中控台、洗碗機或洗衣機、電話等等。本發明另外係關於如何應用該塑膠薄膜以製造所述多模式輸入裝置,以及關於一種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
一般輸入裝置為兩件式設計,其中第一部包含一觸控模組,第二部包含一操控件及一調控器(slider)及/或複數個操控鈕或複數個轉動器。包含觸控模組之輸入裝置的第一部,原則上是一透明、但非軟性的座體,因為觸控模組由導電路徑組成的矩陣是透明的,而這樣的透明狀態,原則上只能藉由具傳導能力的銦鋅氧化物(ITO,Indium Zinn Oxid)基體達到。
輸入裝置的第二部,例如包含調控器及/或控制鈕,相對地可以設於一軟性座體上,因為這裡不一定需要透明。
然而,習知至少兩件式的輸入裝置成本很高。因為每個觸控模組及每個操控件模組都需有個別的插頭及其他電器,例如個別的評估電器會控制器。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降低包含至少一觸控模組及一操控件之輸入裝置的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塑膠薄膜,包含複數個設於該塑膠薄膜上的導體,該等導體彼此電性絕緣,但是在交叉點上電容性耦接,該等導體縱向及/或在側邊形成一電性矩陣的交叉點,該等形成矩陣的交叉點將矩陣分為至少兩區,其中第一區中交叉點為透明的並形成一同質的矩陣,第二區中交叉點則任意設於該塑膠薄膜上,所有導體共同形成該電性矩陣,經由一接端供給該電性矩陣電力。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塑膠薄膜的應用,該塑膠薄膜作為一兩件式輸入裝置的座體,該輸入裝置包含一觸控模組及一操控件模組,且與一共同的插頭連接在一評估電器上。最後,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包含一觸控模組及一操控件模組之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該塑膠薄膜藉由加工獲得一表面結構,該表面結構包含已內嵌的導體,這些導體匯合在一共同的插頭上。
根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可以明顯地找到每個交叉點的位址。
較佳地,每個導體透過至少一交叉點與其餘導體中每個導體電容性耦接。如此一來,例如當矩陣5x5為,可以分別透過交叉點其中之一,將一個導體電容性耦接其餘導體中五個,而不透過交叉點將該導體電容性耦接其它導體中四個。此外,一個導電路徑透過交叉點而電容性耦接其他導電路徑,後者導電路徑的數目也是可以變化的,或者也可保持不變。
根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該接端具有複數個接觸件,每一接觸件分別與各導體其中之一連接。該接端例如由十個接觸件組成,其分別與各導體其中之一連接,藉此塑膠薄膜具有十個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體,此等導體電容性耦接在各交叉點上。
其中,較佳地,一個或多個第一導體透過屬於各自導體的各自接觸件,僅連接矩陣第一區的交叉點。進一步,一個或多個第二導體也可透過屬於接端各自導體的各自接觸件,僅連接矩陣第二區的交叉點。藉此,在進行經該接端而由塑膠薄膜提供的訊號資訊處理時,會產生其他優點。
此外,若一個或多個第三導體透過屬於接端各自導體的各自接觸件,除了連接矩陣的第一區交叉點外,也連接矩陣的第二區交叉點者,則是有利的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塑膠薄膜上導體的幾何扭曲矩陣結構形成一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此一基礎結構確保設於塑膠薄膜上模組的電性連接,例如該觸控模組及各操控件的電性連接。同質矩陣第一區的導體,較佳地由透明、具傳導能力的複數區域所組成,此等區域不是整面由具傳導能力材料所製成,而是在一透明薄膜上具有由具傳導能力材料所製成複數網絡。這些結構已揭示於德國專利DE 10 2009 014 757.8。
該幾何扭曲的矩陣結構有一較佳實施方式,其中各導線係串聯,因而可以明顯地找到每個交叉點的位址。其中特別較佳地,可在一個x-y-座標系統內明顯地找到各別交叉點的位址,也就是說實施x-y-座標分配。
所有屬於矩陣的導體,集中在包含該插頭的塑膠薄膜的一個區域上。該矩陣由至少兩個區域組成,其具有一交叉點排列規則的第一同質區,以及一第二區,僅從電性連接上來看,該第二區為矩陣的一部份,不過在第二區內矩陣的各交叉點係任意排列在的塑膠薄膜上。此第二區建立各操控件的電性連接,如果有的話經由該同質矩陣建立該電性連接。其中雖然優先選擇串聯,不過如果在某一位置上各操控件內採用併聯看起來是合適的,例如從方向盤或從旋控或藉由在觸控區輸入,來調整汽車收音機音量大小,選擇哪一種方式其實無關緊要的話,也可選擇與該同質矩陣的透明第一區並聯的實施方式。
具傳導能力的區域也被作為導體使用,例如在電容設計的觸控模組,具傳導能力的區域即作為導體使用,以及具傳導能力的區域被成為導電路徑(conductive path)。
與交叉點電容性耦接的電性絕緣導體,其較優先的聯結及/或連接(特別是連接於一接端)設計是,在該聯結及/或連接狀態下能夠明顯地找到各別交叉點的位址。
在此所謂的「交叉點」,是指電性交叉點,在這些交叉點上不是平行導體或具傳導能力區域相交,藉由該等交叉點可定義場區(fields)。交叉點係經由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體所形成,並分別電容性連接或耦接到各交叉點上,該等交叉點形成一電性矩陣的縱向及/或側邊交叉點。
這裡所謂的交叉點可以、但不是一定要以「形成交叉」的觀點呈現,例如可以將交叉點設於一平面內,俾使產生電容式、清楚的觸控感測器,交叉點也可以或可以藉由設置於兩個平面內的導體形成,如此一來,以俯角度度往下看時,這些交叉點在視覺上的確是如各圖示所顯示的「形成交叉」狀。
在交叉點並列設於一平面上的實施方式中,這些交叉點彼此側邊單純藉由間距,而在塑膠薄膜上形成彼此電性絕緣,以避免發生短路。藉由在透明及/或可見區外部形成橋接件等方式,可以解決由並列交叉點出發的導體,如何在插頭上正確分類及結合的問題。利用所述橋接件,使得只有x及y導體會到達插頭區。
經由上下,即縱向間距而設的導體所形成的交叉點,基本上係藉由一絕緣層達到彼此分離,因而可避免短路的產生。
本說明書內所謂的「具傳導能力的區域」,特別是指根據德國專利DE 10 2009 014 757 A1可製造的導體。其中係將由具傳導能力之材料所製成的網絡設置於一透明座體上,其中必須保持肉眼可以看清的透明度。雖然所使用形成網絡的薄導體結構,其寬度較佳地小於10μm,特別較佳地小於5μm,還是可以達到與ITO(Indium Zinn Oxid,銦鋅氧化物)導電性相當的傳導能力。透明座體的導電材料比例,較佳地小於20%,特別較佳地小於10%,更特別較佳地小於5%。
組成同質矩陣時,優先考量是在網絡設置後,不會出現莫瑞效應(Moiré-Effect),也就是不會因為由細網絡組成之導電路徑相疊合產生干擾,而出現肉眼可見的額外粗網目。此外,例如網絡內直線的平行狀態會被中斷,以及/或波形線的方位角會被中斷。
根據一本發明有利的實施方式,該同質矩陣的第一區為透明狀,該第一區例如可存放一顯示器(display)。除該第一區外該塑膠薄膜還可包含其它非透明而且未存放顯示器的區域。
除了同質矩陣的區域外,塑膠薄膜也可以是透明的及/或存放有顯示器,俾使照明效果或LED顯示器可應用於操控件,或者作為裝飾設置於操控件四周。
可作為操控件的包括操控鈕、調整器、轉動器、所謂的slider(滑動調整器)、推鈕、操控桿、滑鼠或類似的輸入模組。所述操控件一般會有一配線的導線導向模組,然後繼續延伸到控制器。
觸控模組可以是觸控螢幕及觸控板,其根據結構型態可以設計為電容式。觸控模組不止前面所列舉的觸控螢幕及觸控板,觸控螢幕及觸控板只是典型的觸控模組代表。觸控模組係可藉由觸摸一平面達到控制一技術裝置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在製造程序中,係在塑膠薄膜配設觸控模組或操控模組之前,即預先完成塑膠薄膜上的導電路徑、導體及/或具傳導能力之區域的製造。
根據一特別有利的方法,在塑膠薄膜上同時產生所有導體,即所有具傳導能力的區域及/或整面均鋪佈的導體。較佳地,鋪佈具傳導能力的區域並不限制軟性塑膠薄膜的透明性。
根據一進一步有利的實施方式,塑膠薄膜上所有導體及具傳導能力的區域,係由唯一一種材料組成,所在製造過程中在此只需塗上一種材料,即可使所有導線鋪設。
導體、導電路徑及/或具傳導能力的區域,可以由任一具有導電能力的材料製成,例如銀、銅、金、鋁等金屬及/或合金或導電膠,以及由其他具傳導能力的材質,例如包含聚苯胺、聚噻吩等的活動性電荷載體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機化合物。
該塑膠薄膜可以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薄膜,不過也可以是其他一種透明或部分透明的塑膠薄膜,其組成成分例如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纖維(PE)及/或聚碳酸脂(PC)等聚稀烴。
該塑膠薄膜可進一步額外包含各種塗層及/或表面結構,可藉由熱、印刷、鑄壓及/或彎曲塑膠薄膜表面,完成這類塗層及/或表面結構。
至於先前技術中關於塑膠薄膜處理的例子,在下列文件中均有描述如何應用塑膠薄膜,藉此使其內容成為本說明書的公開內容:DE 10 2004 041 868 B3、DE 102 21 482 C2、DE 10 2009 013 065 A1、DE 10 2004 041 867 A1及EP 1 501 690 A0。上述印刷本係作為某些技術的例子,在鋪佈導體及/或輸入模組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根據這些技術處理本發明所使用之塑膠薄膜。
軟性塑膠薄膜的優點,例如是其可在持續程序中加工,例如可利用卷對卷製程(roll-to-roll process,R2R)印刷軟性塑膠薄膜。
同樣地,可根據上述製程,在塑膠薄膜上鋪佈導電路徑及/或具傳導能力的區域,以及鋪佈模組。或者也可根據其它技術,例如習知結構化方法,進行上述之鋪佈作業。
例如,可藉由印上具傳導能力的膠、藉由在一模具上進行模內貼標(in-mould labelling),而在塑膠薄膜上鋪佈導體,或處理塑膠薄膜。
同樣地,可透過引伸(deep draw)成型塑膠薄膜,或是藉由鑄壓並接著刮入一物質或沒有刮入一物質處理塑膠薄膜,以及藉由網版印刷處理塑膠薄膜。
除了導體及透明區域外,該塑膠薄膜也可包含裝飾表面結構及/或簡單的功能性表面結構。
塑膠薄膜可以藉由後面射出(back injection)及藉由印刷、熱及/或鑄壓,獲得另一個顯示功能性及/或具有光學特性的表面結構。
例如,可將塑膠薄膜貼合到一薄膜體或一塑膠座體上,或藉由後面射出(back injection)將塑膠薄膜塗佈到該薄膜體或該塑膠座體上,該薄膜體或該塑膠座體在相對面具有一單層或多層組成的裝飾部,較佳地,該裝飾部配合塑膠薄膜的電性功能性。
塑膠薄膜座體也可藉由射出成型製造,並在一個範圍以內,例如由一射出接縫界定的範圍內,具有裝飾,而在另一個沒有鋪佈觸控模組或沒有完全鋪佈上觸控模組的範圍內,顯示透明性,藉由該透明性可見到發光件。例如也可透過射出成型製造汽車領域中具有鑲嵌細工裝飾的貨品。
觸控板及/或觸控螢幕的區域一方面可以存放一顯示器,不過也可具有其他功能/特性。操控件的區域例如可以相對於存放有顯示器的區域,也不是透明的,而是具有極為隨意的表面結構以及視覺上、觸覺上、感應上或其他的特性。
塑膠薄膜可以藉由後面射出(back injection)在模具或座體一側塗佈上導體,在其另一側塗佈上一裝飾層。所有在前面經過裝飾的塑膠薄膜,根據本發明可在背面及/或額外在前面或在座體其他一側,具有一電性作用的塑膠薄膜。本發明之電性作用塑膠薄膜,可透過貼合或後面射出(back injection)而與座體連接。
模內裝飾方法是習知裝飾塑膠薄膜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可在一作業步驟內進行塑膠部分的射出及裝飾。本發明之塑膠薄膜可根據此方法或其他方法,類似以及較佳地也同時與裝飾部分一起塗佈及/或由後面射出(back injection)在一透明座體上。
至於先前技術中關於塗佈電性作用塑膠薄膜的例子,在下列文件中均有描述如何應用塑膠薄膜,藉此使其內容成為本說明書的公開內容:DE 10 2004 041 868 B3、DE 102 21 482 C2、DE 10 2009 013 065 A1、DE 10 2004 041 867 A1及EP 1 501 690 A0。上述印刷本係作為某些技術的例子,根據這些技術可塗佈本發明所使用之電性作用塑膠薄膜到一透明座體上及/或可與該座體一起裝飾該電性作用塑膠薄膜。
較佳地,插頭及/或接端電極也是由與塑膠薄膜上導體相同的材料所製成,除該材料外,插頭及/或接端電極也可由不同具有傳導能力的材料組成,例如銅、銀或另一種金屬或一種合金。
由傳導能力區域組成的交叉點,或者形成電性矩陣或例如形成矩陣同質部分的導體,可以設於兩個不同的平面或同一平面上。顯示交叉的俯視圖,其所顯示的是本發明交叉點藉由導體產生的實施方式,該等導體彼此隔著一縱向間距,並透過一絕緣中間層達到電性分離,並電容性耦接於該交叉點上。較佳地係選擇一個不會出現莫瑞效應(Moiré-Effect)的設置方式。
電性交叉點的第二種類別是,該等交叉點在側邊上呈現彼此分離,且該等交叉點導向一觸控感測器,該觸控感測器可以是單層組成。
形成同質矩陣的本發明塑膠薄膜上的矩陣部分,根據本發明不限於習知嚴格水平及直向形成的矩陣,此矩陣係由彼此平行、90度扭曲的路徑所組成。此外其他矩陣也可考慮,例如簡單的矩陣方塊形狀,或者也可以是形成交叉點或界定場區的曲流形狀導電路徑。不過,矩陣的同質分區之矩陣結構,整體上是適合作為多觸控感測器的底座。
此外,矩陣的同質部分的具傳導能力區域形成一個圖樣,此圖樣包含本身交叉的具傳導能力區域,這些具傳導能力區域例如是縱向間隔而設。俯視下的該同質矩陣界定交叉點及/或場區,在操作觸控模組時可電性讀出,意即辨別出交叉點及/或場區。
以下根據顯示先前技術(第1圖)及本發明創新(第2圖及第3圖)的幾個實施例的圖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見第1圖,根據先前技術,例如在機動車輛內中控台,將觸控螢幕或觸控板連接上其他元件、操控鈕、調整器、轉動器等。觸控螢幕或觸控板例如是屬於導航器、手機及/或多媒體器,操控件輸入器例如是屬於窗戶升降搖把、暖氣或其它。
根據此處顯示之先前技術實施方式,使用兩個不同的插頭1、2,其中根據此一設置實施例,該插頭1位於上方並與觸控模組相接;根據此一設置實施例,該插頭2位於下方,用於傳輸操控件的調整。觸控模組與操控件當然也可以對調或並列或部分重疊設置。
可以看出的是,包含具傳導能力區域4、5的觸控模組同質矩陣3設於上方,該等具傳導能力區4、5以行及欄的形式設置。此處,在每一行及每一欄終端處均連接一非透明導體8,所有導體會合在插頭1內。具傳導能力區域4、5係以斜影線標式,以便可以區別在此優先考量的具傳導能力區網絡結構與習知導體整面的網絡結構。
圖下面顯示三個操控件6,其經由導體7與插頭2相接。各操控件6可以是透明、非透明或部分透明。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相同的視圖,其中導體7不是矩陣的一部份,省略插頭2的設置。
該塑膠薄膜14具有一接端,即插頭1,以及彼此電性絕緣並與該接端連接的導體,該等導體係分別由一導體結構所形成,所述導體結構係由一個或多個非透明導體8及各具傳導能力區域4、5、6及10所組成。
例如接端,也就是插頭1係由複數個接觸件所組成,該等接觸件例如係由帶狀導電區所形成的,請參見圖案中插頭2的接觸件實施例子?每一個接觸件均與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體連接。如此一來,接觸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在第2圖實施例中是接觸件中的五個,經由各別一個非透明導電路徑8與具傳導能力區域4其中之一連接,所述傳導能力區域4較佳地分別為透明具傳導能力的區域。
進一步,接觸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在第2圖實施例中是接觸件中的一個,各別與一個具傳導能力區域10連接,較佳地係經由非透明導體8其中之一與具傳導能力區域10其中之一連接。
進一步,接觸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在第2圖實施例中是接觸件中的六個,各別與具傳導能力區域6其中之一以及具傳導能力區域5其中之一連接,較佳地如第2圖所示,係經由非透明導體8其中之一與具傳導能力區域6其中之一連接,以及經由另一個非透明導體8與一具傳導能力區域5連接。
導電區域4、5設於一邊,導電區域10、6設於另一邊,其彼此電性絕緣,並且如第2圖所示,有一部份區域疊置,在重疊部分形成交叉點。在這些交叉點內具傳導能力區域4、5及10、6分別電容式彼此耦接。
較佳地,其中該接端的接觸件中每一個與該接端其餘接觸件的每一個,最多經由交叉點其中一個形成電容式耦接。例如第2圖中接端的最上面六個接觸件,分別經由一交叉點各與下面五個接觸件其中之一電容式耦接。
此處可以看到塑膠薄膜(較佳地為透明的塑膠薄膜)的唯一座體上方,設有觸控模組彼此交叉的具傳導能力區域的矩陣結構3,該座體下方則設有顯示連接本發明操控件到電性矩陣的該區域5。該矩陣結構設計成精簡、平坦狀,即在一平面內包含複數行與複數欄;也可以設計得比較不精簡,即設計成兩層,包含相疊且相間而設的層,這些層由具傳導能力區域4、5及10、6組成,這些區域經由一絕緣層彼此分離。
第2圖與第1圖相反的是,缺少最下面一行4作為同質矩陣3的一部份。根據本實施方式,此等交叉點的經由該等操控件6達到電性連接。為了比較容易比較第2圖中本發明與第1圖所顯示之先前技術,同質矩陣位置沒有標示編號9的導體。可以看出形成了扭曲的矩陣,所顯示的實施方式藉由扭曲使得歸屬一交叉點的導體數目保持一樣。扭曲矩陣的交叉點在此實施方式中為同質透明矩陣的組成部份,或是任意設於塑膠薄膜上。
根據第2圖所示,同質矩陣的最下面一行4被轉移,而在各操控件6形成由電性矩陣導體10組成的交叉點。一導體11分別將同質矩陣3連接到各操控件6的交叉點。如此一來矩陣雖然在幾何上扭曲,但是保有電性。
矩陣最下面一行的導體8,相對應用於操控件6,同質矩陣3其餘各行的剩餘導體8不會改變其功能,並偵測觸控模組的輸入內容。輸入元件6也可以部分納入到調控器(slider)內。
第3圖也顯示與前面第1圖、第2圖相同的視圖,不過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視圖。可以看出的是還是第2圖所示的相同結構,不過該基礎電性矩陣呈現另一種幾何扭曲,因此有另一擴大的區域15,其以虛線框住表示,並如第3圖所示環繞各角落。另外,在圖的右方,同質矩陣3的一欄呈現轉移,這一欄完全和下面「被轉移的」一行的導體一樣,經由導體11、經由導體12與該同質矩陣3相接。欄的轉移也可如被轉移的行一樣,設為任何一種形狀,例如被轉移的欄的操控件13設為圓形,俾使產生轉動體功能。
針對與此處顯示第一行或第一欄轉移狀態呈對角線的幾何扭曲,可以使用ZIF連接器。
此外,具有任意多數操控件的任意多數觸控模組,可以設於任意佈置設計的塑膠薄膜上。
至於插頭,可採用CIV插頭及/或零射出力量插頭(Zero Injection Force Plug)等。
本發明解決包含一觸控模組與複數個操控件之兩件式輸入裝置的兩個接頭的成本問題,德國專利DE 10 2009 014 757.8已揭示採用軟性透明具傳導能力區域,藉此實施方式,觸控模組的透明區還有操控件的各區均可彈性形成於一塑膠薄膜上。
本發明首次顯示,如何藉由在形成組合式輸入器座體的唯一塑膠薄膜上,將導體佈置設計成幾何扭曲的矩陣,而將一邊的觸控模組及另一邊的操控件模組結合。此外,在觸控模組的導電路徑矩陣的邊緣區域內設置導電路徑,並將其連接到該等操控件。如此一來,可在塑膠薄膜上產生一由導體組成的幾何扭曲矩陣,所有這些導體可在一工序內製造完成。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發明〕
1‧‧‧插頭
2‧‧‧插頭
3‧‧‧矩陣
4‧‧‧導電區
5‧‧‧導電區
6‧‧‧操控件
7‧‧‧導體
8‧‧‧導體
9‧‧‧導體
10‧‧‧具傳導能力區域
11‧‧‧導體
12‧‧‧導體
13‧‧‧操控件
14‧‧‧塑膠薄膜
15‧‧‧區域
第1圖:習知一包含觸控模組與輸入件的兩件式輸入裝置之具傳導能力區域/導體的延伸方向,該習知輸入裝置形成於兩個基體上,並需就由二插頭連接到二控制器上。
第2圖:本發明一實施例具傳輸能力區域與導體的延伸方向。
第3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具傳輸能力區域與導體的延伸方向。
1‧‧‧插頭
2‧‧‧插頭
3‧‧‧矩陣
4‧‧‧導電區
5‧‧‧導電區
6‧‧‧操控件
7‧‧‧導體
8‧‧‧導體
9‧‧‧導體
10‧‧‧具傳導能力區域
11‧‧‧導體
12‧‧‧導體
13‧‧‧操控件
14‧‧‧塑膠薄膜
15‧‧‧區域
权利要求:
Claims (24)
[1] 一種塑膠薄膜(14),包含:複數個設於該塑膠薄膜(14)上的導體(4,5,8,10,11,12),該等導體(4,5,8,10,11,12)彼此電性絕緣,但是在交叉點上電容性耦接,該等導體(4,5,8,10,11,12)縱向及/或在側邊形成一電性矩陣的交叉點,該等形成矩陣的交叉點將矩陣分為至少兩區,其中第一區中交叉點為透明的並形成一同質的矩陣(3),第二區中交叉點則任意設於該塑膠薄膜(14)上,所有導體(4,5,8,10,11,12)共同形成該電性矩陣,經由一接端供給該電性矩陣電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塑膠薄膜(14),其中,在該透明區內,導體(4,5)為具傳導能力的區域,其具有複數網絡,該等網絡由寬度不大於20μm之具傳導能力路徑所組成,該等具傳導能力路徑彼此相離一間隔,透過此間隔各網絡對肉眼而言是透明的。
[3]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所有導體(4,5,8,10,11,12)形成於由相同具傳導能力材料製成的塑膠薄膜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各網絡內的具傳導能力路徑之週期性形成中斷,其中特別是平行線的角度經過變化,或波形線的週期性改變,如此在疊置下,各網絡不會顯示莫瑞效應。
[5]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在具傳導能力的區域內,座體的不大於20%的面積係由具傳導能力材料形成。
[6]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透明區存放有顯示器。
[7]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塑膠薄膜塗佈於一透明座體上,並及/或包含一裝飾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塑膠薄膜與該裝飾層係塗佈於塑膠薄膜的相同面上及/或不同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塑膠薄膜一面塗佈於一透明座體上,該透明座體在相對面上包含一裝飾層,該裝飾層配合該塑膠薄膜的電氣功能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裝飾層具有一層或多層。
[11]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裝飾層具有一保護層。
[12]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塑膠薄膜具有其他透明區,透過此等透明區可見到發光件。
[13]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電容式耦接於交叉點上的電性絕緣導體,其聯結及/或連接設計是,在該聯結及/或連接狀態下能夠明顯地找到各交叉點的位址。
[14]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導體中每一個與其餘導體的每一個,最多經由交叉點其中一個形成電容式耦接。
[15] 如前述請求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接端具有複數個接觸件,每一接觸件分別與各導體(4,5,8,10,11,12)其中之一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等導體至少一個第一導體,僅將矩陣第一區的複數交叉點連接到該接端分配到的接觸件,以及該導體至少一個不同的第二導體,僅將矩陣第二區的複數交叉點連接到該接端分配到的接觸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與16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其中,該等導體至少一個第三導體,不僅將矩陣第一區的一個或多個交叉點,也將矩陣第二區的一個或多個交叉點連接到該接端分配到的接觸件。
[18] 一種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多模式輸入裝置包含至少一觸控模組及至少一操控件,導體(4,5,8,10,11,12)係塗佈到該塑膠薄膜(14)上,這些導體(4,5,8,10,11,12)匯合在一共同的插頭(1)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印花、熱、印刷、鑄壓、彎曲及/或模內射出處理該塑膠薄膜。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與19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藉由射出成型、模內射出及/或後面射出、引伸及/或藉由一轉印薄膜,將塑膠薄膜鋪佈到一座體上及/或處理該塑膠薄膜。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0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將塑膠薄膜貼合到一座體上,或藉由後面射出將塑膠薄膜塗佈到該座體上,該座體在相對面具有一單層或多層組成的裝飾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裝飾層配合該塑膠薄膜的電氣功能性,使塑膠薄膜的同質矩陣以背面設於該座體一區內,其中該相對的裝飾部也是透明的。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2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多模式輸入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塑膠薄膜套有一保護膜。
[24]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項其中一項所述之塑膠薄膜的應用,係將塑膠薄膜作為一兩件式輸入裝置的基體,該兩件式輸入裝置包含至少一觸控模組及至少一操控件,該至少一觸控模組與該至少一操控件經由一共同插頭(1)連接於一評估電器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603532B|2017-10-21|Plastic film with conductor for multi-mode input device, application of plastic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ulti-mode input device
TWI585659B|2017-06-01|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CN102365612B|2015-10-07|电功能层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
TWI603234B|2017-10-21|具有同平面備用旁路連接之觸控感測器面板
CN103793089B|2017-05-17|触控面板
CN103186271B|2016-08-10|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558305B2|2020-02-11|Touch sensors
CN203930769U|2014-11-05|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4759382U|2015-11-11|具有窄化边框的触控面板及其走线结构
CN104698665B|2017-11-07|触控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M472251U|2014-02-11|觸摸感應元件及具有該觸摸感應元件之觸控式螢幕
CN103984454A|2014-08-13|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5046A|2013-01-02|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屏传感器的图案结构
US10222915B2|2019-03-05|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CN201741139U|2011-02-09|触控电路图形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204129695U|2015-01-28|触控面板
KR20130111297A|2013-10-10|정전 용량식 입력 장치
CN104063081A|2014-09-24|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8723067B2|2014-05-13|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sensor
CN202815806U|2013-03-20|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屏传感器的图案结构
CN203204586U|2013-09-18|触控面板
CN105373246B|2018-08-14|触控面板
CN205486023U|2016-08-17|阵列基板、包含其的触摸显示装置
KR20150014106A|2015-02-06|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59448B|2014-11-01|觸控面板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9699899B2|2017-07-04|
DE102011108803B4|2017-06-29|
TWI603532B|2017-10-21|
US20140238728A1|2014-08-28|
WO2013017460A1|2013-02-07|
DE102011108803A1|2013-01-3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GB2016704B|1978-03-16|1982-07-07|Texas Instruments Inc|Capacitive touch switch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
US4304976A|1978-03-16|1981-12-08|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Capacitive touch switch panel|
DE3004461A1|1980-02-07|1981-08-13|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Bedienfeldtafel|
DE3149722A1|1981-01-14|1982-09-02|Glaverbel S.A., 1170 Brüssel|Annaeherungs-steuerschalttafel|
GB2090979B|1981-01-14|1985-07-03|Glaverbel|Proximity control switching panels|
US4659874A|1985-09-23|1987-04-21|Sanders Associates, Inc.|X-Y position sensor|
US4879508A|1986-04-04|1989-11-07|Mitutoyo Corporation|Capacitance-type measuring device for absolute measurement of positions|
FR2618322A1|1987-07-23|1989-01-27|Creps Georges|Support d'instrument dentaire integrant des moyens simplifies d'entree et de sortie de donnees connectables a un systeme informatique|
DE8900946U1|1988-09-30|1990-02-08|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De||
DE8812393U1|1988-09-30|1988-11-10|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De||
RU2029353C1|1992-07-15|1995-02-20|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иселев|Сенсорная панель для ввода информации|
JPH10312715A|1997-05-13|1998-11-24|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透明導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22522B1|1998-09-18|2001-04-24|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Baton and X, Y, Z, position sensor|
US7466307B2|2002-04-11|2008-12-16|Synaptics Incorporated|Closed-loop sensor on a solid-state object position detector|
JP4163681B2|2002-05-08|2008-10-08|レオナードクルツシュティフトゥングウントコンパニーカーゲー|大型のプラスチック製三次元物体の装飾方法|
DE10221482C1|2002-05-15|2003-09-18|Kurz Leonhard Fa|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abgewinkelt profilierten Formteiles, das mit einer Prägefolie dekoriert wird|
KR100451773B1|2002-11-20|2004-10-08|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디지털 저항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US7663607B2|2004-05-06|2010-02-16|Apple Inc.|Multipoint touchscreen|
DE102004041867A1|2004-08-27|2006-03-16|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Dekorierter Spritzgussartikel, sowie Transferfol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DE102004041868B3|2004-08-27|2006-03-02|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Transferfolie, deren Verwe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ekorierten Kunststoffartikeln|
US7800592B2|2005-03-04|2010-09-21|Apple Inc.|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DE102005041114A1|2005-08-30|2007-03-01|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Kapazitiver Stellstreifen und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m solchen|
GB0519170D0|2005-09-20|2005-10-26|Philipp Harald|Capacitive touch sensor|
JP4394057B2|2005-09-21|2010-01-06|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入力装置|
JP2007122326A|2005-10-27|2007-05-17|Alps Electric Co Ltd|入力装置および前記入力装置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DE202006018448U1|2006-04-18|2007-03-08|Albrecht Jung Gmbh & Co. Kg|Elektrisches/elektronisches Installationsgerät|
US8089472B2|2006-05-26|2012-01-03|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Bidirectional slider with delete function|
GB2439614B|2006-05-31|2008-12-24|Harald Philipp|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RU61899U1|2006-10-16|2007-03-10|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Промышленная группа "Метран"|Сенс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 информации |
CN101681223A|2007-05-07|2010-03-24|爱特梅尔公司|二维位置传感器|
US8125462B2|2007-09-13|2012-02-28|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Projecting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US8633915B2|2007-10-04|2014-01-21|Apple Inc.|Single-layer touch-sensitive display|
EP2065794A1|2007-11-23|2009-06-03|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Touch sensor for a display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146970A1|2007-12-10|2009-06-11|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screen having discrete touch-sensitive areas|
US8519965B2|2008-04-23|2013-08-27|Motorola Mobility Llc|Multi-touch detection panel with disambiguation of touch coordinates|
US9244568B2|2008-11-15|2016-01-26|Atmel Corporation|Touch screen sensor|
CN101794187A|2009-01-09|2010-08-04|罗姆股份有限公司|位置输入装置|
DE102009013065A1|2009-03-16|2010-09-30|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ekorieren von Kunststoffteilen|
DE102009014757A1|2009-03-27|2010-10-07|Polyic Gmbh & Co. Kg|Elektrische Funktionsschicht,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WO2010117882A2|2009-04-10|2010-10-14|Apple Inc.|Improved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US20100284132A1|2009-05-08|2010-11-11|Taiwan Green Point Enterprises Co., Ltd.|Touch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9075484B2|2009-06-02|2015-07-07|Pixart Imaging Inc.|Sensor patterns for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screens|
WO2011001961A1|2009-06-30|2011-01-06|Dic株式会社|透明導電層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TWI460623B|2009-07-14|2014-11-11|Htc Corp|觸控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控制方法|
DE102009044110A1|2009-09-25|2011-04-14|Saint-Gobain Sekurit Deutschland Gmbh & Co. Kg|Verglasung mit integrierter Schaltvorrichtung,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JP2012014669A|2009-11-20|2012-01-19|Fujifilm Corp|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4820451B2|2009-11-20|2011-11-24|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2667680B|2009-11-24|2015-11-25|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导电片、导电片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容型触控面板|
DE102009058138A1|2009-12-12|2011-06-16|Volkswagen Ag|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äherungssensors für ein Fahrzeug, Näherungssensor, Lenkrad und Fahrzeug|
JP2011154442A|2010-01-26|2011-08-11|Sony Corp|センサ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DE102011014748A1|2011-03-22|2012-09-27|Polylc Gmbh & Co. Kg|Schichtkörper,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DE102011108153A1|2011-07-22|2013-01-24|Polyic Gmbh & Co. Kg|Mehrschichtkörper|
US9236862B2|2011-07-22|2016-01-12|Polyic Gmbh & Co.Kg|Capacitive touch panel device|DE102011108153A1|2011-07-22|2013-01-24|Polyic Gmbh & Co. Kg|Mehrschichtkörper|
ES2672697T3|2012-06-28|2018-06-15|Polyic Gmbh & Co. Kg|Cuerpo multicapa|
DE102013006057A1|2013-04-08|2014-10-09|Audi Ag|Kombinationsinstrumen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104640A1|2013-05-06|2014-11-06|Polyic Gmbh & Co. Kg|Schichtelektrode für Berührungsbildschirm|
DE102013104644B4|2013-05-06|2020-06-04|Polylc Gmbh & Co. Kg|Schichtelektrode für Berührungsbildschirme|
DE102013226475A1|2013-12-18|2015-06-18|Robert Bosch Gmbh|Berührungs-Sensorelement zur Detektion kritischer Situationen einer Batteriezelle|
DE102015101740A1|2015-02-06|2016-08-11|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Bedienkonsol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110267807A|2017-01-06|2019-09-20|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车辆内部部件|
FR3087380A1|2018-10-23|2020-04-24|Psa Automobiles Sa|Reservoir renforce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de fluid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reservoir|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DE102011108803.6A|DE102011108803B4|2011-07-29|2011-07-29|Touchsensor mit einer Kunststofffolie, Verwendung der Kunststofffol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ultimodalen Eingabevorrichtung|
[返回顶部]